星辰影视制作

台胞后生在甘肃丝路文化中“触摸”两岸齐心脉动

发布日期:2025-07-13 05:04    点击次数:191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戴文昌)首次踏上甘肃的台胞后生谢承佑,在世界台联第二十二届台胞后生千东谈主夏季营甘肃分营行为中感叹谈,“这里每一粒黄沙都藏着故事,每个窟窿壁画都在诉说文静的对话。”从台湾到敦煌莫高窟,这场高出海峡的旅程,让他在触摸历史条理中,深刻感受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7月9日,世界台联第二十二届台胞后生千东谈主夏季营甘肃分营营员在敦煌莫高窟合影。 申志波 摄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谈,从东到西串联起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大漠戈壁等各样地貌,既是华夏王朝通往西域咽喉要谈,亦然东西方文静交织要害节点。黄河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鼻祖文化、中医药文化、红色文化在陇原地面交相照映。

“四肢首次到访甘肃的台胞后生,这里先天不足的当然景不雅让我印象深刻。”谢承佑说,此前对西北的思象多来自竹素,实地所见的当代化城市、完善的基础要领,与黄土高原的雄健、“抹茶山丘”的灵秀相映,勾画出一幅立体的甘肃画卷。

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厅,铜奔马的灵动,彩陶的郑重让他驻足良久;甘肃简牍博物馆里,古东谈主墨迹中流淌的生存聪惠,让他联思到台湾历史文件里的相同记录。听到其他旅客惊叹“预约不到门票”,他更珍惜这份高出海峡的文化邀约。

图为敦煌文创店里的居品招引台胞后生。  申志波 摄

“甘肃酿皮的筋谈像极了台湾板条,仅仅多了些西北的莽撞;兰州牛肉面的汤头甘醇,和台湾牛肉面的酱香是两种风姿的精彩。”谢承佑发现,饮食文化共通性成为两岸后生最当然的相通纽带。他与同业的营员们围绕“哪种面食更入味”张开强烈扣问,在味蕾碰撞中拉近了距离。

在火车卧铺车厢里,一场随心的“两岸流行文化PK”让目生感一忽儿隐没。“咱们聊《甄嬛传》的细节,也共享台湾综艺节目,发现彼此的笑点如斯相同。”他说,饮食与流行文化如同两岸后生相通“通用语”,在相同与各异中滋长着无穷共识的可能。

“当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映入眼帘,教科书上的翰墨遽然有了温度。”谢承佑用“心灵浸礼”形容敦煌之行。在他眼中,窟窿里协调的印度释教艺术与华夏绘制技法,恰是古代文静对话的天真见证,“这让我思起两岸文化互动,咱们同根同源,却又在各自愿展中造成独有风貌,正如丝路文静在互鉴中灵通光彩。”

图为台胞后生在鸣沙山眉月泉景区体验骑骆驼。 申志波 摄

鸣沙山眉月泉的“沙水共生”奇景,更让他体悟到均衡的聪惠。“就像甘肃文创居品既传统又新潮,马踏飞燕作念成卡通挂件已经不失态韵。”他尽头激情甘肃文旅协调践诺,以为这种“让文物活起来”的革命,为台湾文化遗产活化提供了鉴戒。

谈及此行最大获利,谢承佑指向同业的两岸伙伴,骑骆驼时全球手拉手驻扎跌倒,看鸣沙山万东谈主星空演唱时一皆为精彩唱段饱读掌,“这些一忽儿让我显然,两岸后生走动无需刻意盘算推算话题,唯有敞昂然扉,就能在共同体验中获利诚笃情愫。”

正如他在11日的研学日志中所写:“敦煌告诉咱们,文静因相通而妍丽;两岸后生的再会则说明,本家因老友而齐心。”这场甘肃之行,不仅让台胞后生触摸到丝路文静脉动,更在历史与执行交织中,播下了两岸后生联袂前行的种子。(完)





Powered by 星辰影视制作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5